□记者赵一苇
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肉类展览会暨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于9月15日—1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千余个名特优新农产品齐聚一堂,带来了一场高品质农产品的盛宴。上海展团携27家农业企业、50款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亮相,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向全国客商亮出一张精致的“上海都市农业名片”。而上海展团也揽获多个奖项,载誉而归。
四款精品展沪产优品风采
作为全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新模式,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集结资本、技术和市场,成功打造了南汇水蜜桃、崇明西红花、马陆葡萄、奉贤多花蜂蜜等名优“沪字号”农产品,激活了新时代产业创新的新引擎。
9月16日,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迎来了上海专场推介会。活动以“沪派江南·侬好优品”为主题,集中展示了4款来自上海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推介会上,4家农业企业代表依次登台讲述名特优新农产品故事,面向全国客商作了精彩展示。
上海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代表陶莉洁介绍了拥有400多年栽培历史的南汇水蜜桃,其品牌价值已突破14亿元。主打品种“新凤蜜露”桃香浓郁、口感软糯,市场表现佳。合作社通过品种选育实现早、中、晚熟20多个品种接连上市,并拓展加工产品与农旅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及科普教育课程,持续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上海花红永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龚苗以“藏在上海的红色黄金”为主题,推介崇明西红花。作为全国核心产区,崇明西红花种植超千亩,年产花丝600~700公斤,占全国80%,其藏红花苷含量高达26%,远超国标。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产业已延伸至精深加工,开发出藏红花茶、面膜、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西红花培育及加工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团队突破种球退化难题,结合金融与科技支持,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马陆葡萄园,上海吐鲁番”,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代表王素青以“品”为核心,介绍了马陆葡萄的发展历程、品种多样性与科技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引种“巨峰”起步,马陆葡萄已发展出包括“巨峰”“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丰富的早、中、晚熟品种。近年来,马陆葡萄运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一串一码”全程溯源,还通过RWA数字资产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年产值连续破亿。同时,依托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持续举办文化节、品鉴科普活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文化引领的品牌之路。
上海森蜂园蜂业有限公司代表郑和伟以“好蜜自然有花香,以蜜代糖乐在健康”为主题,对奉贤多花蜂蜜进行了推介。作为拥有57年历史的蜂业龙头企业,森蜂园依托五大核心蜜源基地,采集多种植物花蜜酿造蜜蜂,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通过全程可追溯体系严格把控品质,通过A级绿色食品认证,低GI值、慢升糖,符合绿色健康消费趋势。
此外,本次展会期间,首次在全国级产销对接活动中亮相的IP形象“侬侬”和“优优”,成为关注焦点。以上海家畜品种代表为原型设计的卡通形象,头戴缀满蔬菜瓜果的头套,可爱灵动,迅速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也成为上海绿色优质农产品鲜活的符号。
硕果累累,上海展团载誉而归
近年来,上海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方法优化为支撑、组织推动为保障,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颁奖仪式上,上海展团组织工作与农产品品质获高度认可,摘得多项荣誉。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凭借高效统筹与细致服务荣获“最佳组织奖”。同时,多个沪产优质农产品凭借优异的品质和市场口碑,斩获“最受欢迎产品奖”。
此次产销对接活动不仅是一次“沪字号”名特优新农产品的亮相,更是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成果展示。截至目前,上海共有42个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形成了一批以品质立身的农产品品牌。上海正持续通过“线下展销+线上传播”双轮驱动、智慧农业迭代和产业交叉融合,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出圈入心”,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