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邱肖帅
“叶片更厚绿,新根冒得多,今年开花情况好,明年收成肯定差不了!”10月,在文昌市文城镇新合村,胡椒种植户黄良友一边给胡椒植株浇灌微生物菌肥,一边难掩喜悦。此时正值每月一次的追肥期,他手中的菌肥,正是让自家13年树龄胡椒园“重焕生机”的关键。

去年,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文昌、海口等地胡椒园。黄良友的胡椒地虽未严重倒伏,但植株迎风面落叶殆尽,长势急剧衰弱。据新合村驻村书记张容鹄介绍,灾后全村胡椒植株进入恢复期,叶片普遍发黄、长势孱弱,今年产量仅为去年的四成。更棘手的是,存活植株抗性下降,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高发,直接威胁后续收成。

关键时刻,海南省胡椒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岗位依托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及时介入。科研团队拿出了自主研发的“微生物菌剂生态防控技术”,在黄良友、凌彩凤两家的20亩胡椒园率先开展示范应用。从去年9月10日起,示范园每月施用一次微生物菌剂。一年后,成效显著。
2024年成立的海南省胡椒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岗,在省农业农村厅支持下,该技术已在海南胡椒主产区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广泛推广。不仅帮助种植户提高了胡椒产量,增强了病虫害防控意识,更保障了胡椒产品与产地环境安全,为“海南胡椒”品牌建设和我国胡椒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