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舆情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河北]机器“哒哒”响 秋粮抢收忙

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10月10日15时许,降雨稍歇,邯郸冀南新区瑞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赵俊莉穿着胶鞋踏入玉米地,测试农田泥泞程度后,挥手指挥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下地,开始抢收玉米。

    进入10月份以来,邯郸市遭遇持续降雨。“以往这时候田地早收完了,现在地里水分太大,传统玉米收获机根本下不了地。”顾不上溅到身上的泥点子,赵俊莉站在车前边指挥边介绍。

    瑞丰家庭农场是冀南新区规模最大的农场之一,流转了5个村庄1100余亩农田。今年秋收,遇上持续降雨天气,经验丰富的赵俊莉也感受到了压力。

    面对天公不作美,赵俊莉和她的团队没有坐等,而是主动寻找应对之策。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已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赵俊莉灵机一动,请来技术人员,将去年采购的120马力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进行改装,更换割台、调试滚筒、替换筛网……经过一系列改造,一台能够应对泥泞地面的履带式玉米收获机装配到位。

    农机问题解决了,秋收战正式打响。新机器每天在泥田里穿梭,无论秸秆倒伏,还是土地泥泞,都能稳步前行。“这台‘铁牛’,一天就能收割五六十亩玉米地,按照目前进度,再有七八天就能完成全部农田收割。”赵俊莉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欣慰。截至10月10日,该农场已累计抢收700余亩玉米地。

    收获只是第一步,如何保存这些带着潮气的玉米,成为又一道难题。

    在瑞丰家庭农场,一排排临时搭建的“玉米囤”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看似简单的存储装置,底下是架子,顶部铺设着塑料布,起着防潮和预烘干的双重功效,玉米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顶部防雨,短期内霉变风险小。”邯郸冀南新区农业农村局技术员武伟说。

    储存方式创新只是应对阴雨天的一个方面。为方便存储,赵俊莉又采购了一台日处理能力20吨的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区农业农村局派专人协助申请了相关补贴,这台机器及时运行,有效防止了籽粒霉变发芽,保障了玉米品质。

    据介绍,今年“三秋”,邯郸市投入农业机械达18.6万台(套),建立了救灾农机具清单台账,结合降雨情况和需求,及时组织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对积水严重地区进行抢收。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xyyw/20251013/c9081381d3df4a49bea6d7726609a6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