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田野的秋菜香气愈发浓郁。从乡村田间的收割机轰鸣,到城市早市的叫卖声喧嚣,一年一度的“秋菜季”如期而至,松原市“秋菜经济”正以“种得优、卖得畅、吃得香”的新姿态,书写着城乡供需两旺的民生答卷。
科技兴农托稳“菜篮子”根基
近年来,松原市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耕秋菜种植领域,“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推广让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长岭县、乾安县等地采用标准化露天种植模式,不仅培育出耐贮运的优质秋菜品种,更通过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优化,让秋菜亩产稳中有升。
宁江区大洼镇马家村的罗老汉是秋菜种植大户,今年他种植的20亩白菜已经陆续收货装车。看着一棵棵翠绿的白菜被拉到集市上售卖,罗老汉一家有说不尽的喜悦。
“我们家这些地在前期种植了小麦,等小麦收割后还能种一茬大白菜,这样混合种植效益更高,眼下大家都在囤储白菜准备腌酸菜,白菜正是销售旺季,供不应求。”罗老汉说,这些年有了科技支撑、科学管理和农业专家定期指导培训,让土地得以提质,种地更有良方。
销路焕新线上线下织密销售网
为破解秋菜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松原市城管部门提前布局,在江南繁汇路、江北宏昊宠物市场等10多处点位设立便民秋菜售卖点,10月1日至11月20日期间免收摊位费,仅需报备即可规范经营。
清晨的二中早市、伯都讷早市上,大葱、萝卜、芥菜疙瘩供不应求,市民围着菜车挑拣询价,烟火气十足。
除传统市集之外,线上渠道更让秋菜销路越走越宽。松原市不少菜农和批发商建起微信卖菜群,实时发布秋菜品种、价格和实拍图片,消费者私信下单后可选择配送或自取。这种模式精准对接了忙碌的上班族群体,既保障了蔬菜新鲜度,又省去了市民跑腿时间,成为秋菜销售的“新引擎”。线上订单与线下市集互补,让秋菜从田间直达餐桌,流通效率大幅提升。
民生暖心平价秋菜点燃“烟火气”
“秋菜经济”的底色,始终是保障民生的温度。今年松原秋菜价格持续亲民,土豆9毛钱一斤、红辣椒1块钱至2块钱一斤、鲜玉米8毛钱一穗,实惠的价格让市民囤菜热情高涨。在江北橄榄枝广场北的售卖点,市民李阿姨一边装大葱一边算账:“今年菜价便宜,城管设了便民点,买10斤大葱才5块钱,比往年省事还划算。”
菜农们的笑容同样真切。前郭县平凤乡菜农王大哥的微信订单接连不断,他坦言:“以前得拉着菜到处找销路,现在不但有便民点,还能线上接单,7亩秋菜已经卖了大半,收入比去年多了近2000元。”
从田间的科学种植到产销的精准对接,松原市“秋菜经济”正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中不断升级。这股带着泥土芬芳的经济暖流,既装满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如今的“秋菜经济”,早已超越“囤菜过冬”的传统概念,在种植模式、销售渠道与消费需求的迭代中,勾勒出一幅丰产增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