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苏桂除
近日,清晨的阳光为潭门中心渔港镀上暖金色,伴随着阵阵马达声,渔船在晨曦中踏浪返回,一艘艘渔船缓缓靠岸,载回的渔获一上岸即被抢购一空。这也是南海开渔月余来,潭门渔民用沉甸甸的收获续写渔港“鱼虾满舱”引客来的热闹景象。渔港周边餐馆、民宿等业态红火。仅今年上半年,潭门镇接待市民和游客达84万人次,休闲渔业总产值就突破1亿元,潭门从“一条鱼”做起到多业态渐成“百花齐放”,让这座千年渔港的“吃海”方式加快破浪“出圈”。
在“渔”与“旅”的深度融合中
潭门渔民闯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站在潭门镇潭门村,一眼望去,一座崭新的巨型码头出现在眼前。随着潭门中心渔港升级改造完成,休闲渔业码头全面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休闲、观光、文教等多元化功能,让四方游客有了新去处,也让渔民有了新的增收盼头。
“有一两年没来潭门镇了,这次过来,感觉整个码头都焕然一新。”来自甘肃天水的游客李振涯带着一家人,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一路游玩过来。他们开车驶入潭门小镇,被这里的景象瞬间吸引——重新升级过后的千年渔港码头、改造过后的镇墟街景立面、业态齐全的休闲渔业链条更是欣欣向荣。
码头里清澈的海水、海岸边干净的沙滩、渔港里成排的渔船,与修饰一新的码头内的道路、绿化、路灯等融为一体……作为国家一级渔港,潭门中心渔港不仅是深海鱼货的集散销售中心,更以其渔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而广受消费者青睐。
“我们是奔着到潭门吃海鲜来的,真没想到,码头上的海鲜交易这么热闹。”李振涯感慨地说,码头上什么鱼都有,有灯光鱼、巴浪、白布等,鱼品质比较新鲜,也好吃,店家的生意也很红火。
近年来,潭门镇积极引导传统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在“渔”与“旅”的深度融合中,不仅为游客解锁了新玩法,也让渔民们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渔民捕捞回来的渔获。记者 苏桂除 摄
在休闲渔业的助推下
潭门乡村文旅发展模式更多样
行走在潭门镇上,各类酒店、宾馆,不同主题的民宿以及特色餐饮食店和地方小吃应有尽有,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食宿需求。近海,有游艇观光、外海垂钓、浅滩浮潜捕捞等近海休闲渔业体验项目,受到大众青睐,游客慕名而来。
“琼琼海渔休00027”是潭门一艘由205吨木制渔船改造而成的休闲渔船,为外来投资者杨立国所有。“之所以要花重金打造,一是看好海南发展休闲渔业的市场前景,二是潭门传承千年的海洋文化更是令人心生向往。”杨立国说,他花了300万元改造过的这艘船一出港,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海上博物馆”——船上有老船长给游客讲述潭门渔民的航海故事,游客也可以体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更路簿文化,让出海海钓更加充实、有趣。
相比以前出海开展中远洋作业的老一辈渔民来说,如今的潭门“80后”渔民后代、“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符名林心里有了更多的踏实和安心的新选择。
他从一间民宿做起,并依托潭门排港村独特的海域资源,打造潜捕赶海基地以及一处出海码头,可供游客体验海上观光、海钓、摩托艇等旅游项目,继而发展成集乡村民宿、海鲜美食、农海特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文旅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成为当地休闲渔业发展的典型样板,成为潭门旅游的一抹亮色。
琼海牧渔晚歌休闲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淑显告诉记者,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是游客海钓,招村民加入合作社,让村民利用传统的作业方式,载着游客出去海钓,也可以开着休闲渔船载客观光、海钓,增加村民的收入。
潭门渔民“上岸”蹚新路
从“一条鱼”到“一站式服务”中加快破浪“出圈”
在潭门镇排港村,12家渔家民宿依港而建,经营者既有“洗脚上岸”的传统渔民,也不乏像杨立国这样的“新朋友”。如今,随着潭门休闲渔业的发展,潭门渔民也从最初单一卖渔获到更多地依托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穿镇而过的地理资源优势“凭景迎客” ,渔民“上岸”也蹚出致富新路,千年渔村也在全镇“吃喝玩乐住”一站式服务中加快破浪“出圈”。
潭门“民宿热”成渔业转型新业态。记者 苏桂除 摄
今年8月中旬南海开渔以来,潭门渔民不仅迎来鱼虾满舱的丰收景象,更以优质海产品激活渔业产业链。渔民们从中远海捕捞的新鲜渔获,除满足海南本地市场外,还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广州、深圳等地。
随着渔船回港的增多,渔获也多了,游客也蜂拥而至。潭门镇海鲜市场内几十个海鲜摊位的收寄点抢“鲜”发货,设有专人揽收、专业包装到产地直发,确保“开海第一鲜”快速送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同时,潭门通过推动打造“前店后厂+直播销售”模式,鼓励“企业+船主+餐饮店”三方合作,提升高附加值渔获仓储运输品质,探索“渔业+”的更多可能。18家海鲜销售企业渔获年销售额近亿元,产品进驻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线城市的高端消费市场。
“全镇渔民在‘渔业+旅游’政策引导下,转产转业转型的渔民已有500余人。”在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看来,潭门渔民拥有祖辈充分挖掘的千年耕海文化和民俗文化,又持续进行从“渔”到“旅”的探索,已经形成更具潜力的“讨海”模式。
“未来,潭门镇还将探索潜水、海钓等渔旅融合新模式,让‘上岸不丢本领’的渔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进一步繁荣休闲渔业产业生态。”潭门镇党委委员崔川东表示,近年来,潭门全力做好“一条鱼”文章,并串联起捕捞、体验、餐饮、销售等环节,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南海渔家风情。
“我们在谋划传统养殖业提升改造治理项目,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往岸上走’,谋划深远海养殖项目建设和完善渔业基础设施,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往深海走’,同时探索休闲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新途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往休闲渔业走’。”琼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琼海以渔港为龙头支撑,构建陆海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体系,着力打造琼海渔业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