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舆情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特产调研 > 正文

一枝一叶总关情

发布时间:2023-12-21 来源: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刘大爷、庆明哥、笑笑哥,你们做的什么好吃的”村卫生室村医的小儿子马小畅骑着电动车到了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驻地厨房门口。

  “是小畅呗,你看看,我们炒的土豆丝、酸辣白菜、还有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别走了,在我们这吃呗!”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夏笑笑边炒菜边说。

  “嗯嗯,我正不想回家吃饭呢,回家吃饭又得被俺爸吵”马小畅皱着眉头说。

  “咋了,考试没考好?”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李庆明边拖地边问。

  “不是,还没考试呢,俺爸老说我不好好看书,要我早点回家,不要乱跑”马小畅嘟囔着嘴。

  “小畅,学习还是很重要的,要听你爸爸的话;今年高考考了615分的马旭,你知道吧,要向他学习”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刘明循循善诱。

  “哦,我吃好饭就回家”马小畅还是有点不乐意的说。

  “开饭,赶紧吃吧,我给你爸爸说一声,你在这吃好饭再回家”。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夏笑笑边端菜边说。

  中午吃完饭,在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刘明洗好锅碗后,趁着中午农户家里有人,工作队3人骑着电瓶车入户走访。“划片分组全覆盖”网格化走访1455户农户,重点走访今年新纳12户低保户、20户监测户、185户脱贫户,了解农户家庭“三保障一安全”、收入等实际情况,确保“应纳尽纳”,严防“体外循环”。

  对于突发严重困难的监测对象马康福一家,工作队3人忧心忡忡。“马康福,马庙组人,今年48岁,其妻李燕2022年2月突发脑溢血,治病花费巨大,至今无自理能力,2022年5月被纳入监测对象,养育2个儿子,长子马旭今年高考615分,被“双一流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录取,次子马森就读初中,马康福为照顾妻子,无法外出务工,土地仅有1.2亩......”

  工作队与村两委及时召开了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马康福帮扶工作。经研究,一致同意进行全方面帮扶:一是向民政部门申请将其全家4人均纳入低保,二是在村企内设置时间灵活的岗位,保障其基本收入和照顾生病妻子的时间;三是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教育帮扶,发动爱心人士对马旭进行教育资助。会后,工作队与村两委各司其职,积极收集其家庭相关资料,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强化沟通;向包保单位、帮扶单位积极寻求帮助;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资捐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关单位及各方爱心人士在得知消息后,积极实地核实马康福家庭情况。柳沟村包保单位——宿州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明同志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嘱咐工作队要详细了解帮扶政策,全方位帮扶,并表示会尽全力协调相关单位,落实各项政策。同时共青团区委、省灵璧石协会等相关单位多次入户核查情况。

  在各有关部门、社会爱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落实了马康福一家的低保政策,每月有1000余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在利用区委组织部下发十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设的,以生产加工宠物纸绵产品为主,年收益12万以上的村委会自营企业内为马康福设置了灵活就业岗位,村企位于马庙老村部,可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按件计资,保障马康福顾家时间和基本收入,每月可收入1000元左右;帮助马旭申请了共青团区委组织的“爱心汇聚 圆梦大学”教育资助3000元;柳沟村结对帮扶单位——安徽省灵璧石协会资助15000元,捐赠书法作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给马旭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舞;市地震局积极与市红十字会联系,为其家庭落实特困专项救助金3000元;柳沟村爱心企业家胡安元爱心资助马旭5000元......

  落实好马康福一家的帮扶后,工作队3人终于松了口气,但仍然与马旭加了微信,时常关注其生活、学习情况,嘱咐他“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努力践行自己一直秉承的“热忱、谨慎、无悔、求索”人生格言。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教育振兴是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两委强化思想认识,把教育振兴提高到柳沟村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秉承着保障困难家庭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护航全村学子求学路。全村积极开展教育帮扶,2023年共开展学前教育资助8人,义务教育资助23人,“雨露计划”政策7人。此外积极发动包保单位、爱心企业等开展留守儿童慰问、困难学子资助等助学活动,共资助困难学生、留守儿童20余人,落实助学金3万余元,在柳沟村营造了尚学尚善的文明村风。

  柳沟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驻村以来与平均年龄仅41岁的村两委工作上深度融合,感情上和谐统一,坚持党建引领,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巩固脱贫成果等重点工作上凝心聚力,并肩作战。特别是在先后获得市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争创国家级社区荣誉工作上,工作队、村两委团结一心,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修缮,本着节省资金的原则,自拌混凝土维修破损严重的路面,在柳沟小学门口等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减速带、限高杆,维修村民反映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设置沟塘护栏等;积极联系市地震局、区消防大队、锋锐救援队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强化群众防灾意识,织密乡村安全防线。“初心不改,使命不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柳沟村干部大家庭已然团结成为“一块坚硬的钢铁”。

  “可吃饭吗,别走了,搁俺家吃”柳沟村驻村工作队回驻地的路上,被姓马的村民叫住了。

  “不了,刚从大棚地里回来,村里要与几个种植大户合作搞羊肚菌种植培育项目,我们在地里看看大棚情况,弄得一身泥,得回去赶紧洗澡,老马,今年玉米收成不错吧?”柳沟村驻村工作队3人停下电瓶车说。

  “还管,一亩地差不多1500斤”老马笑眯眯的回答。“赶紧回去吧,你们鞋都湿了,别冻着了,太阳下山就冷了”。

  此情此景,每天都发生在老百姓的田边、地头、路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原文链接:https://xczxj.ah.gov.cn/fpgz/zcfp/805112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