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四新岗镇的百媚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20多亩田日前刚完成旋耕除草,静待11月份进行新一轮的艾叶播种。
“艾叶是一种药草,不仅可以驱蚊,还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合作社负责人徐进柏打开80多平方米的仓库,一阵艾草的清香扑面而来。晾晒后的艾叶堆放成了一座小山,它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将被制作成艾条、艾贴、艾包等产品。他随手抓起几片艾叶递到记者面前,“就这20亩地种艾草,一年就能挣五六万元。”
徐进柏是一名退休教师,2016年瞄准了艾草的药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后,将优质艾草品种引入家乡,决心打造艾草特色产业。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周边200多名村民种植了1000余亩艾草,再将艾叶加工成艾绒交给代工厂进行贴牌生产,陆续开发出日化类、艾灸类、艾贴类、家纺类四大类80多个产品,极大丰富了艾叶的产品种类和提升了商业价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具备杀菌、防毒功能的艾产品成了“香饽饽”。徐进柏及时调度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从农历正月初二起,12名工人上线复工,24小时轮班赶制艾叶制品。可每日1.5万根艾条的产量依旧供不应求。
他联系多年合作的公司,想调一点产品来销售,但对方报出的价格让他望而却步。徐进柏深刻意识到,原材料生产利润太低,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发并生产出成品,家乡的艾叶产业才能真正壮大。
但技术从哪来?已近古稀之年的徐进柏将半生精力都放在数学教学上,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窍不通。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市科技部门伸来了援手,积极助推校企达成产学研合作,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送技术、送资料、送服务。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3名骨干教师的到来仿佛为合作社吹来了一阵春风。市科技特派员、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教授王伯华带领团队进行艾草新品研发,应对疫情下的市场需求,针对居家抗疫病方面,研发以艾草萃取成分为主的洗护用品。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副教授王红兵为艾绒系列产品设计了全新的包装,清新的颜色、显著的商标,让人眼前一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黄丽霞,主要负责合作社科技种植+商务创新的帮扶工作。她带领团队为合作社搭建了种植监控系统、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并指导当地种植户提高农产品电商创业技能,帮扶合作社进行产品线上营销。
校园与田园的无缝对接为当地艾叶产业的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如今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与销售平台,徐进柏还在基地内打造了12间养生体验馆和一间产品陈列馆,不仅可以销售艾草产品,还能吸引消费者亲临基地品尝香气四溢的艾草茶,体验艾叶足疗、艾灸养生理疗等,进一步延长了艾叶产业链。
在徐进柏的设想里,未来他想打造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养生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四新岗镇特色艾叶产业。“前几天还有好几家旅游公司来考察,他们都很看好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