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如约至,稻香漫田畴。近日,黑龙江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聂守军、稻米质量监测协同创新岗岗位专家高世伟、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魏才强、付久才等相关专家,深入建三江开展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需求服务工作调研。
2025年,为深入推进省农业农村厅落实农业科技型企业需求台账的工作部署,省水稻产业体系与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雨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结成科技服务对子,针对该企业对优良新品种的技术需求,开展对口服务。在红卫农场新品种示范基地,20余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组成一份丰富创新套餐,接受对接企业的最终“点单”,体系首席专家聂守军带领专家团队,与企业负责人及科技人员对这些品种的生产表现进行逐个点评,为企业针对优良品种的产业化布局提供参加意见。
让品种走出试验田,“零距离”牵手企业,精准满足品种选择与市场开发核心需求,是今年省水稻体系服务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破题关键。“科技红线一头连着成果,一头连着企业,把这根红线牵好,让科研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是推动科技赋能种业振兴,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聂守军指出了体系服务产业工作的意义所在。他要求体系专家既要搞好科技创新,也要深度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企业需求变成“破题钥匙”,给“科技果”算出“经济账”,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年初以来,省水稻产业体系把“企业出卷、体系答卷、市场阅卷”作为本年度的工作重点,积极组织体系专家做好“科技红娘”,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高质量对接,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促进新品种快速服务生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