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国(广西)—东盟农业与减贫合作会议在南宁成功召开。会议共达成跨境动物疫病防控、中越智慧渔业、老挝智慧农业技术合作以及冻干罗汉果项目等4项重要合作,其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依托“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与老挝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围绕作物试验示范、智慧农业展示、人才培养、技术标准制定、合作项目申报与实施等多个维度开展广泛合作。
9月18日,中国(广西)—东盟农业与减贫合作会议在南宁成功召开。记者 林晨 摄
记者从会上获悉,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农业合作历史悠久,基础深厚。近年来,双方农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02.9亿元,比2018年增长56.5%。在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双方联合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农业机械化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方共建农业合作示范区等各类合作平台31个,共输出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75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多万亩;持续引进马来西亚“忘不了”鱼、苏丹鱼、越南玉米、马来西亚常规水稻等190多个作物和鱼类品种进行种养殖培育试验,并进行推广种植和养殖。
会议现场。记者 祝萌 摄
在智慧农业方面,自2025年起,广西已与越南边境四省召开农业农村厅长联席会议,聚焦智慧农业与供应链韧性合作;举办“人工智能+渔业”专题研修班,加强技术交流与能力建设;并组织农业代表团赴越南广宁开展智慧农业推介活动,达成包括楼房养猪、数字化甘蔗种植在内的多项合作意向,推动企业“走出去”。广西扬翔集团“FPF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与越南、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多家头部养殖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老挝巴色实施香蕉园智能滴灌项目,通过定制水肥一体化方案显著提升果园管理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实现品质与收益双赢。进一步拓展了与东盟在智能农业技术、数字供应链和农业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本次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承办。自治区相关领导,文莱初级资源与旅游部、柬埔寨农林渔业部、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等部门代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以及来自东盟多国农业部门、驻华使领馆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中国农业农村部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